为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2021年10月27日下午,商学院在7栋102召开教科研经验交流会,会议由叶小芬院长主持,商学院全体教师出席了会议。
首先,成蓬蓬副教授以课程思政类课题为例,分享“教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管理”的经验。她从课题申报的意义、申报准备、申报书撰写、项目管理、结题等五个方面作介绍,认为要成功申报,首先要仔细研读申报指南,认真做好选题,把摘要写细致;撰写申报书时要逐条分析、认真撰写;要及时下载相关文件、规范报账;结题时将成果整理成册并接受结题专家的评审。
接着,张智楠副教授就“论文写作与投稿”分享经验。他从文献研读、计量工具、数据分析、文字工作等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在论文投稿方面,张智楠副教授认为,只有不断积累经验,选择合适的期刊才能提高论文的见刊率。教师要做好教科研工作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多年来,他关心时政和经济热点,坚持研读大量的文献。教师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科研能力,才能发表高质量的论文。
吴韬老师则从自身的学术研究及担任审稿人的经验,与老师们作英文学术论文写作规范与投稿的分享。他认为一篇高质量的英文学术论文,应具备原创性、创新性,论证逻辑严密;作者要善于运用分析工具,数据清晰可靠;论文英语语法拼写正确,表达准确。他以论文题目为例,通常英文学术期刊对论文题目的字数有所限制,因此题目应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含义确切,表达简练。他还介绍了审稿人审稿的重点、期刊审稿的周期等。
最后,叶小芬院长作总结发言。她认为三位老师的经验分享内容丰富,有针对性,有助于大家进一步做好教科研工作。今后商学院将组织更多的教科研经验交流,通过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不断提升学院的教科研水平。在场的教师纷纷表示,参加本次经验交流会收获良多,受益匪浅。
教科研经验交流会后,各教研室分别开展教研活动:一是就教务处中期教学检查的内容开展自查;二是组织关于建立专业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体系的讨论。各教研室教师积极发言,讨论热烈。
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认为,本学期的学风较往年有明显的提高,部分课程实现了“零旷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已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招聘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等课程中开展多形式的课程思政,受到学生的欢迎。教研室主任巫敏芝认为,教研室在建立专业特色鲜明的课程思政体系方面还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财务管理教研室认为,教师应根据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开展课程思政,如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分析产业和市场,使学生理解经济发展与国家发展的关系。还可在专业课中嵌入职业道德教育、会计法规、税法等内容,以培养学生诚信守法、诚实经营的道德品格。
物流管理教研室吴小卫老师和张文利老师挖掘计量经济学课程所蕴涵的人文元素,弘扬人文精神;张松山老师结合统计学原理的特点,在讲授统计时间数列、平均指标时,运用我国经济发展、人均寿命等的数据加以说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坚定四个自信。
市场营销教研室认为,市场营销专业的课程体系是开展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教研室主任陈小桂提出,教师可通过案例教学和营销实训项目的设计,将诸如丝绸、剪纸、水墨画、青花瓷、武术、茶、中医药等中国文化元素巧妙融入课程当中,润物细无声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师通过分析同仁堂、故宫淘宝等案例,引导学生关注文化对营销环境及消费者行为的影响。
金融教研室张伟山老师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阐述金融学理论,刘念老师结合教材讲时事政治,宋院生副教授根据证券投资的特点,进行防诈骗教育宣讲,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提高学生的防诈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