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代码:12623 招生批次:本科批
经济管理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队伍实况报道|风铃队以青春丈量乡土,用行动诠释振兴

  • 时间: 2025-07-27
  • 作者: 新媒体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切实发挥共青团实践育人在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和“三全育人”工作格局中的重要作用,引导青年学子在躬身实践中厚植家国情怀、锤炼过硬本领、勇担时代使命。

2025年7月3日至17日,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三下乡”社会服务实践队——风铃队19名学子与2名指导教师黄晓婷、崔来仪,走进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五云镇,以“产业探源”“红色传承”“乡土温度”三大实践主线为引领,在揭西县五云镇开启了为期15天的乡村深耕之旅。通过沉香产业探源、红色基因传承、困难群体帮扶三大维度,构建起"自然馈赠-人文传承-乡土关怀"的立体化实践体系,用青春脚步丈量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

在粤东青山环绕的五云镇,风铃队以沉香为媒,开启了一场产业探源与文化寻根的实践之旅。通过实地探访沉香种植基地、对话产业带头人温绍贡先生,队员们深刻感受到沉香产业背后蕴含的自然馈赠与人文匠心。

五云镇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沉香树的生长,当地以“公司+农户”模式构建起从种植到初加工的产业链。在广东省揭西县新树沉香种植基地中,看似普通的白木香树实则暗藏玄机——经人工结香技术处理后,其内部凝结的沉香脂凝聚着时间与自然的双重馈赠。队员们穿梭于林间,观察沉香树生长状态,聆听负责人讲解结香工艺,深刻体会到“一片沉香百年成”的产业特性。这种“慢产业”不仅筑牢了五云镇的特色经济根基,更成为连接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纽带。

温绍贡董事长的创业历程是本次实践最动人的篇章。从深圳返乡的创业者,到突破天然结香技术的产业带头人,他以“因地制宜、科技赋能”的理念,将白木香种植周期缩短三分之一,同时坚持零化学添加的天然造香工艺。面对树苗冻害、技术瓶颈等挫折,他以“让沉香走进寻常百姓家”的初心,带动乡邻共建千亩种植基地,解决农村闲置劳动力就业问题。温总的故事诠释了新时代匠人精神——既要有守正创新的智慧,更需有带动共富的担当。

实践中,队员们通过入户调研、基地参访、技术观摩等形式,触摸沉香文化的脉搏。当亲手触摸结香后的沉香木,当闻到天然香料散发的馥郁芬芳,当听到农户讲述“种沉香如养孩子”的朴素哲理,青年学子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有了更直观的认知。这场“沉香山行”,不仅是自然与人文的对话,更是一堂生动的乡村振兴实践课。

从五云镇的青山绿水到温总的新树沉香基地,风铃队见证了沉香产业如何将自然馈赠转化为发展动能。当馥郁的沉香气息萦绕在实践笔记间,当匠心精神融入青年思考,这场产业探源之旅已然化作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青春注脚。未来,风铃队将继续以专业视角传递乡土故事,用实际行动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承诺。

  风铃队以“双线并行”模式构建红色教育闭环,既在幼儿心中播撒红色种子,又于革命老区汲取精神力量,形成跨越时空的红色基因传承链。

  在广东省揭西县五云镇星光幼儿园,团队创新打造“四维浸润”教育模式:通过党史情景剧将理论转化为“党妈妈生日”“解放军叔叔生日”等生活化比喻,借助五云镇小英雄彭云珍等本土故事拉近历史距离。红歌教学中,《红星歌》的欢快旋律与集体合唱形式激发幼儿朴素爱国情;“传红星”“炸碉堡”游戏将革命精神具象化为奔跑投掷的协作体验;手工折纸环节更让红色符号成为触手可及的成长纪念。这种“认知-情感-行为-文化”的递进式教育,使孩子们在互动中自然领悟“勇敢像解放军”“团结如手拉手”的精神内核。

五云镇之行则构建起“历史-现实-未来”的传承坐标。队员们通过彭氏家族迁徙史与四位烈士事迹的实地探访,在祖墓遗址、辈分序诗墙前触摸红色血脉;与彭氏宗亲会交流中,在秘书长彭宏友、会长彭志响口述的家族革命史,让“红色基因融入土地血脉”的概念转化为具体可感的生命传承。这种沉浸式学习使青年队员深刻领悟:革命精神从未远去,它藏在彭氏家族对文化的坚守中,藏在烈士后裔提及先辈时的赤诚目光里。

从童声嘹亮的幼儿园到青松掩映的革命老区,风铃队既完成了一次红色教育的创新实践,更实现了新时代青年与历史先驱的精神对话。当幼儿举着自制小红星说“我要保护祖国”,当队员在四位烈士事迹的学习中默念“传承的起点是终点”,我们真切感受到:红色基因的传承,是纯真心灵对历史的天然接纳,更是青年一代将精神火种转化为行动坐标的使命担当。这或许就是本次实践最深刻的意义——让红色文化在童心中生根,在青年手中接力,终成燎原之势。

为践行“乡村振兴,青年先行”的使命担当,风铃队深入揭阳市五云镇开展系列帮扶活动。在镇政府公共服务办的带领下,队员们用脚步丈量乡土,以行动传递温情,书写新时代青年的责任答卷。

7月15日,队员们顶着炎炎烈日,分组走访8户困难家庭,通过“三问三送”工作法精准对接需求:询问生活状况、健康情况、实际困难,送去生活慰问品和政策宣传手册。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深刻意义。此次行动不仅为当地的困难群众送去了温暖与关怀,也让队员们在实践中增长了见识、锤炼了品格。通过亲眼见证国家惠民政策在基层的落地实施,同学们更加坚定了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增强了服务人民、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5天里,风铃队用镜头记录沉香树的年轮,用笔尖书写革命烈士的壮歌,用双手传递人间的温暖。这场实践,是知识的盛宴,是精神的洗礼,更是青年与乡土的双向奔赴。风铃队将继续以“百千万工程”为笔,在南粤大地上书写更多青春故事,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1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联系方式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锦洞路168号

邮编:510900

电话:020-87979913    传真:020-87979913 投诉咨询方式:020-87979913 邮箱:zjxybgs@scauzj.edu.cn

招生电话:020-37983820

武装部征兵咨询电话:020-87982606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5/07/27 22:35:48